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善于學習的國家。
從清朝末期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到今天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全球戰略,足以見得中國人在學習和借鑒方面是何等的聰明。
說的好聽叫學習,說的不好聽這就叫抄襲,在餐飲市場上,但凡有一件爆品面世,中國人就會發揮其強大的主觀能動性,一時之間,李逵李鬼分不清。
鋼鐵廠五區小郡肝串串火鍋就是今天的主角,它也正面臨的全國性的抄襲和模仿,而鋼鐵廠五區的真身到底能不能突破重圍,闖出一條光明大道呢,我們拭目以待。
自從鋼鐵廠五區串串火鍋火遍全國之后,一時之間,仿佛全國每個城市都有一個鋼鐵五廠,甭管是遠在天涯海角的海南,還是冰天雪地的哈爾濱,甚至許多人慕名而來拍照打卡,但是連他們自己也分不清到底是李逵還是李鬼。
其實真正的鋼鐵廠五區串串火鍋源于成都市鋼鐵無縫鋼管廠的老員工顧先秀在1987年為了給自己的孩子解饞,自己調制火鍋底料而成。來自重慶的顧先秀為了照顧成都人的口味,在適當的調整后,得到家人的一致認可。于是,春熙路天橋底下的小攤就成了這個后來火遍全國的串串火鍋鼻祖。這其中,小郡肝尤為受歡迎,再加上她是鋼鐵廠的員工,于是“鋼鐵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這個品牌一直沿用至今。
天下文章一大抄,其實說到餐飲業,這樣的現象更為嚴重。鋼鐵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爆紅之后,全國各地的商家也爭相“強占先機”。旨在最快時間內獲得當地人的認可。于是各類缺字少字的商標也應運而生,“鋼鐵五廠小郡肝串串火鍋”、“鋼鐵廠小郡肝火鍋”等等李鬼們“揭竿起義”。而真正的鋼鐵廠五區鼻祖已經先人一步注冊了商標,正宗的商標是煉鋼工人的頭像。
鋼鐵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的商標將本尊的關鍵元素體現得淋漓盡致。在主色調上,沿用改革開放初期人們偏愛的紅色和黃色搭配,讓人一眼看去就印象深刻。而嵌入在齒輪中間的鋼鐵工人形象簡單明了地體現出創始人是鋼鐵廠的前員工身份,最妙的是“since 1987”的字樣。既傳達出本店創業30的歷史,也將許多想要模仿的“李鬼們”拒之門外。專業餐廳設計的鋼管廠五區。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串串香的店面設計環境大都不理想,有的甚至只是街邊擺上幾張桌子就開張了。而鋼鐵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的店面卻匠心獨運。每個細節都都體現出鋼鐵廠的深刻烙印。店內裝飾設計大膽采用顏色鮮艷的色塊,極大程度上區別于其他串串香小店的簡陋店面。同時,從用餐的杯具到極具特色的座椅再到充滿年代感的壁畫,處處體現出餐廳設計者的巧妙用心。這樣的裝飾風格也是許多年輕人寧愿排隊到此拍照打卡的絕佳圣地。
其實在當今社會,模仿和抄襲已經滲透至各行各業,無論是投入巨資的影視行業,還是近年來興起的自媒體,都碰到過類似的問題,而模仿門檻低、成本小的餐飲行業就是重災區。但無數個中小企業的沒落更說明在沒有原創技術和產品運營的支撐下,單純的抄襲是無法走得更遠的。
值得慶幸的是,隨著國人的自主產權意識的加深,人們也逐漸學會更合理的維權方式。鋼鐵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就是其中的一大受益者,雖然全國各地的“李鬼”們層出不窮,但絲毫無法撼動本尊在食客們心中的地位,原因為他,唯有不斷開發的創意營銷和精益求精的產品才是立于行業的根本,而這也體現出鋼鐵廠五區小郡肝串串香創始人顧先秀作為一名前鋼鐵工人所具備的堅定不移,一往無前的創業精神。